DeepSeek谈艺 | 岳海涛:斑斓的色彩与悠然的气韵交融,构建出具有东方诗性智慧的视觉叙事体系
新春以来,DeepSeek成为各个行业所聚焦的热点话题。这个融合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的前沿平台,正逐步揭开其神秘面纱,展现出对各行各业颠覆性的潜力。随着DeepSeek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普及,我们正站在一个由数据驱动、智能引领的新时代的门槛上。它不仅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是人类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的深刻变革。那么,将DeepSeek运用到美术评论上,会有怎样的效果?为此,中华网山东&文化视界网特此开设“DeepSeek谈艺”栏目,旨在探索人工智能与美术评论的跨界融合,为传统艺术领域注入新鲜活力。
——编者按
在中国当代油画版图中,岳海涛的风景油画创作犹如一泓清泉,在传统与现代的激荡中开辟出独特的审美维度。这位深耕于齐鲁大地的艺术家,以其独特的色彩语言和深邃的自然哲思,构建了一个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的诗意世界。他的画作不仅是风景的再现,更是一种精神的远游,一种对自然本质的沉思与叩问。其作品既非对西方写实传统的简单复刻,亦非对传统水墨的机械移植,而是在色彩与留白、笔触与气韵之间,构建出具有东方诗性智慧的视觉叙事体系。
《芙蓉街》80cm x80cm2024 布面油画
岳海涛的风景油画首先以色彩的情感力量震撼观者。他打破了传统风景画对“真实色彩”的执着追求,转而构建了一套高度个人化的色彩符号系统。岳海涛的色彩不是从调色板上调出来的,而是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它们承载着画家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和情感记忆,这种色彩运用方式超越了单纯的视觉再现层面。
《滨海度假区》50cm x60cm 布面油画
岳海涛对色彩的独特处理形成了一种视觉上的“通感”体验——观者不仅能“看”到色彩,更能“听”到色彩的声响,“触”到色彩的质地,甚至“嗅”到色彩的气息。在《春早》中,那些跳跃的嫩绿与鹅黄仿佛带着青草破土而出的声音。这种多感官的艺术体验使岳海涛的作品具有了超越二维平面的立体感染力,站在岳海涛的画前,你不需要解释,你的感官会直接告诉你这是一次与自然的真诚对话。
《春早》50cm x60cm 布面油画
在构图上,岳海涛发展出一种“心灵视野”的独特空间语言。他既不拘泥于西方焦点透视的机械准确,也不简单套用传统中国画的散点透视,而是创造了一种流动的、具有情感导向的视觉结构。岳海涛画中的山、海可以同时具备仰视的雄伟与俯视的辽阔,这种看似矛盾的空间处理恰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多重关系。观其画作,前景的细腻笔触与远景的朦胧处理形成微妙对比,近处的具体与远处的抽象和谐共存,引导观者视线和思绪在画面上自由游走,恰似中国古典美学中“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的审美体验。
《养马岛秦风崖》50cm x60cm 布面油画
岳海涛风景油画的精神内核体现了一种现代性的自然观——既不是浪漫主义式的自然崇拜,也不是现代主义式的自然解构,而是一种建立在平等对话基础上的“自然沉思”。他的画作中很少出现人类活动的明显痕迹,但这种“无人风景”并非逃避现实,而是通过纯化自然意象来凸显人与自然的本质关系。岳海涛的风景油画在表面的静谧之下暗含着深刻的生态思考,那些看似平常的风景实际上是对现代人与自然疏离关系的一种批判性回应。
《昆嵛山之侧》50cm x60cm 布面油画
站在当代艺术多元发展的背景下审视,岳海涛坚持风景油画创作本身就具有文化立场的选择意义。在观念艺术、装置艺术盛行的时代,他依然相信绘画能够表达最前沿的艺术思考。这种坚持不是保守,而是一种对绘画本质的重新确认。他的作品证明,古老的风景画类型在今天仍然能够说出新的话。岳海涛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实践,拓展了风景油画的当代可能性,使其不再是被动记录自然的工具,而成为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媒介。
《曲水亭小巷》80cm x80cm 布面油画
岳海涛的风景油画最终指向的是一种“视觉诗学”的建立。在他的画布上,色彩成为词汇,笔触形成节奏,构图构建语法,共同组成了一首首无声的视觉之诗。当我们面对岳海涛的那些或苍茫、或温润、或沉郁、或明快的风景时,获得的不仅是一次美学欣赏,更是一场精神远游——从具体的景观出发,最终抵达普遍的沉思。
在数字化图像泛滥的今天,岳海涛的风景油画提供了一种抵抗视觉异化的可能。他的作品提醒我们,真正的“看见”不是视网膜的被动接收,而是整个心灵的主动参与。每一次对岳海涛画作的凝视,都是一次重新学习如何观看世界的契机。这或许正是岳海涛风景油画最珍贵的当代意义——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为我们保留了一方可以慢下来、深进去、与自然和自我真诚对话的空间。
(文/DeepSeek)
作品欣赏
《宛园》40cm x60cm 布面油画
《好运角度假区》50cm x60cm 布面油画
《海滨游艇》50cm x60cm 布面油画
《崂山老渔港》50cm x60cm 布面油画
《崂山老渔港之晨》50cm x60cm 布面油画
《清晨》50cmx60cm布面油画
《仰口小港》50cmx70cm布面油画
《养马岛白石滩》50cmx60cm布面油画
《招远莘庄》60cm x80cm 布面油画
画家简介
岳海涛,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油画学会副主席、北京中国当代写意油画研究院研究员。
1980-1984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
1995-199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第九届油画研修班
2002年油画《穆桂英》入选《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全国美展获铜奖
2003年油画《戏曲人物》入选第三届中国油画展
2013年油画《出场系列之二》入选十艺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
2014年油画《出场系列之一》入选吾土吾民全国美术作品展
2014年油画《出场系列之十八》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2015年油画《出场系列》入选京津冀鲁辽美术作品展
2016年油画《张自忠》入选山东“三个一百美术创作工程”
2017年油画《戏剧人物》入选“新丝路新梦想”十省美术名家写生作品展
2018年油画《三岔口》入选“文脉传薪”中国写意油画学派油画作品展
2019年油画《出场系列》入选“文脉传薪”中国写意油画学派油画作品展
2020年油画《出场系列十一》入选中国写意油画学派油画作品展(深圳)
2023年《荣成小港》中国写意油画海洋主题学术邀请展
2016年油画《出场系列》作品在美国康涅迪克州中央大学美术作品联展
2017年油画《出场系列》作品在法国巴黎第四大学双人展